诊改工作

NEWS

首页  >  诊改工作 - 成都华商理工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 制度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试行)2017-11
成都华商理工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 制度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试行)2017-11

提高我校中等职业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步伐,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中国制造2025、培养更多适用性人才,立足西部服务西部经济建设。成都华商理工职业学校根据教育部系列文件精神,在初步完成教学质量诊断的基础上,制定教学诊断与改进方案,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南,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为宗旨,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引导和帮助我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与任务

建立基于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推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具体任务是:

(一)构建常态化的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和完善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改制度与运行机制。

(二)搭建与逐步完善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为我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改提供数据服务,为利益相关方参与诊改提供数据参考,为教育行政部门抽样复核与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报告提供数据基础。

(三)引导我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逐步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

三、工作思路

坚持守办学低线,全校师生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以培养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做到建设性目标可实现,以完善的配套制度为保障,制定工作标准与流程,加强教学质量过程控制,结果可测评与控制,最终实现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主要工作任务

(一)设立诊改办工作小组

1.在不影响正常工作和额外增加行政部门的情况下,设立“两办一中心”。设立学校内部质量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学校各级部门中选拔领导或精通业务的骨干教师,组成诊改办工作级成员。负责教学研究的校长任组长,负责统筹规划、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其它成员负责数据采集、录入、分析。成立学校质量管理办公室,由教务处长负责,定期对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工作质量、行政职能部门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和形成诊断改进意见,报诊改办审议。审议结果将形成书面形式下达到校内相关部门和系,并督促其限期改进。另成立“数据信息中心”,由计算机教师担任中心主任,负责成员的业务培训、采集指标解读、系统维护、技术支持。“两办一中心”组成有机整体,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开展诊断工作。


附图1



blob.png 

 

(二)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1.全力构建校内四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成立教学督导办,负责校内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组织评估工作。督导办成员由经验丰富专职的教师担任,改变过去部门领导兼任教学督导的做法,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四级质量监控体系的组成:学生→系→督导办→质量办。

2.努力建成“三全育人”的格局

党的十九大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

我校育人方针“行为规范,人格塑造”与“三全育人”理念是完全吻合的,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落实到每日的学生行为规范中,制度上有保证,流程上有标准。学校还组织教师专题学习“三全育人”的深刻含义,要求每个教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努力建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3.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是学校教学的核心工作。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而教育质量依赖于教师,是否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学校一直努力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并把此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大事来抓。多渠道多措施从企业或行业、高校引进专门人才,政策上给予倾斜,制度上给予保障。除此而外,加强学校员工的内训,每年暑期聘请专家到校开展教学专题培训,培训过程实施全监控,以保证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的目的。

4.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出发点来建设,以就业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布局,增加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前景好的专业。同时停止已经落后或市场饱和的专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的追求已经超过了自身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尽管我校专业布局已经覆盖二产、三产,今后仍将适时再增加三产类专业,培养更多从事高端服务业的人才。

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实训室建设,功能完善的实训室却能助推动专业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建设规划、资金保障、评估验收制度、社会效应的评估等。

5.学生素质发展

学生素质发展包括学生一日常规、健康标准、社会实践、志工日志、成绩评定、毕业条件、就业率,相应地每个内容都制定了工作流程及标准,全方位地对每个学生作出正确的评价。

6.制度保证

一切工作的落实须依赖于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为保障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教学建设,学校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形成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包括学校章程、人事制度、财务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等。特别是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教师月度过程化考核办法》、《系主任月度考核办法》、《技能大赛管理办法》、《听课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办法》、《教材选用管理办法》、《调停课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等。

 

附图2

 blob.png 

 

(三)建设数据平台

1.数据信息中心根据采集平台的技术要求,配置相应的电脑,组成网络等办公设备,保证数据及时的采集和上传。

2.进一步完善“教务管理软件”的功能,保证此软件为数据采集提供必要的支撑材料和正常运行。

3.建立“预警”机制。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对重要结果数据的合规性设立“预警”。即当结果数据达到最低值时,及时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持诊断体系的良性运行。

五、任务进度表

(一)配套制度建设进度表

整个诊改方案工作周期预计为3年.

任务驱动

工作内容

完成时限

责任人(部门)

设立诊改办

1.确定诊改工作内容

2.选拔工作人员

3.建立质量处

4.分配工作任务

2017.11

校办公室

制定诊改方案

拟定详细诊改方案

2017.12

诊改办

业务培训

1.组织学习诊断指导方案

2.采集平台操作与解读、采集

2017.12

1.质量处

2.数据信息中心

首次诊断

完成首次诊断自查报告

2018.1

诊改办

发展规划

1.制定学校“十三五”规划

2018.1

校办公室

2.学生素质发展规划

2018.1

德育处

3.教学运行规划

2018.1

教务处

4.教学内涵建设规划

2018.1

教务处

制定标准

1.专业发发展标准

2018.5

教务处

2.课程教学标准

2018.5

教务处

3.学生素质标准

2018.5

德育处

4.教师业务标准

2018.5

教务处

5.质量评估标准

2018.5

教务处

完善制度

1.教学运行保障制度

2018.7

教务处、督导办

2.教学内涵建设制度

2018.7

教务处

3.学生素质发展制度

2018.7

德育处

4.财务保障制度

2018.7

计财处

5.后勤保障制度

2018.7

后勤处

2017-12-26 17: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