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2025
五四风雷,激荡百年
五四新青年
奋斗正当时
正值青春的我们
应当有所作为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五四青年节由来
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而设立的。它来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49年12月,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激起青年学生满腔愤慨。北京13所大专院校3000余名学生齐聚天安门,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举行示威游行。他们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游行队伍遭北洋军警镇压,但学生爱国热情不减,运动迅速席卷全国。这场运动由青年学生点燃,唤醒民众,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揭开序幕,其精神激励一代代青年为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五四运动是我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场运动推动了我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五四运动还推动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是百年前那场“青春风暴”的基因密码,更是当代中国青年砥砺前行的精神坐标。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爱国是底色
1919年,青年学生以“外争主权”的呐喊叩击民族觉醒之门,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熔铸一体;如今,戍边战士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航天工程师黄震“把论文写在星辰大海”,皆以赤子之心续写家国情怀。
进步是内核
从“德先生”“赛先生”的启蒙,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五四先驱打破思想桎梏;今日,青年科学家破解“卡脖子”技术、非遗传承人用直播让千年技艺“破圈”,皆以创新为笔书写时代答卷。
民主与科学是双翼
前者赋予青年“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后者铸就“实事求是”的品格。从五四时期《新青年》杂志的思辨交锋,到当代青年在互联网平台理性发声、用数据技术赋能社会治理,民主与科学始终是推动文明进步的利器。
百年薪火相传,五四精神已化作民族复兴征程中的精神钙质。它提醒当代青年:既要做历史的“传承者”,更要做时代的“破壁人”,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全球治理等领域,以青春之我铸就青春之中国。
青年寄语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是青年人的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主席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开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
--陈独秀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
重温“习语”
对于广大青年朋友,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包含深深期许,五四青年节之际,让我们共同重温这些殷殷寄语!
你们这个年纪正当其时,走好人生路,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
每次走进大学校园,每次同莘莘学子在一起,同青年在一起,我都能深深体会到青春勃发的力量。
小我融入大我,希望你们现在扎扎实实地学习,但是心中总要怀有一个远大的目标,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无奋斗,不青春
青年当以青春为底色
用奋斗作笔
创激昂青春
立志当高远
做好时代的接班人
续写青春之华章
心怀国家,敢为人先
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部分图文来源于百度百科、人民日报